-
认识科学补钙时间
钙是人体当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之一,它不仅是牙齿、骨骼等重要器官的组成成分,还在各组织器官的代谢和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。如果身体缺钙,不仅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,而且骨骼也会变得脆弱,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等严重疾病。随着大众补钙意识的提高,了解如何选择钙制剂、如何服用钙制剂则是重中之重,比如选择服用钙剂的时间就是一门学问。
补钙并不是吃的钙越多效果越好,只要在日常的饮食中多摄入牛奶及奶制品、豆类及豆制品和绿叶蔬菜,保证充足的维生素D的摄入,同时加强锻炼、改善不良生活习惯,补钙的方式方法正确,并不需要大剂量服用钙制剂也能达到人体对钙质的需求。比如器官在一天的不同时间段运作的机理也不相同,如果摄入的时查看详情
-
爱宝宝,就给妈妈补优质的钙
孕期如何补钙
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补钙不再只是儿童和老年人的事情。研究发现大多数女性的体内最缺乏的元素就是钙。对于女性来说,钙的作用不仅仅是增强骨骼,还可以减缓年龄增大带来的骨骼疏松症,甚至还可以减缓女性月经前的不适症状,防止高血压。尤其是孕期女性,补钙更是当务之急。
2013年WTO发布的《孕妇补钙指南》(简称 2013年《指南》)明确指出补钙应作为产前保健的一个重要部分,因适量补钙可有效预防孕妇(特别是有妊娠期高血压较高风险者)发生子痫前期。一项纳入13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共15730孕妇的meta分析,显示孕妇自孕期后半段持续补钙(>1000 mg/d)至分娩子痫前期查看详情
-
儿童补钙,抱紧春季补钙的大腿
给孩子补钙是很多家长一直关心的话题。关于儿童补钙的知识,我们到底知道多少?
儿童的生长速度在一年四季中并不相同,其中在春季儿童生长最快,在春季儿童补钙正当时。春天不补钙,错失一整年!
春季(3-5月)是儿童的加速生长期,平均长高1.37厘米,是秋冬季节的2倍。所以要想让孩子增高,作为父母一定要把握住3到5月这个增高的“黄金季节”给孩子补足够的钙!
钙是人体骨骼的重要成分,是孩子身体发育、成长的根基。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,缺钙的症状和体征不完全相同。
婴儿期
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,如易激惹、烦闹,与气温无关的多汗。刺激头皮导致婴儿常摇头、擦枕,出现枕秃。
查看详情
-
你是否在错误的时间补了钙?
我们都知道补钙很重要,因为钙与体内免疫、神经、内分泌、消化、呼吸等十多个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,它是人体最重要的一种矿物质。当钙摄入不足时,可能在不同年龄阶段中产生不同的疾病。
我们都知道钙与牛奶同服会降低钙的吸收,那么我们了解一天中什么时候补钙是最好的时间吗?
实际上一天中最佳的补钙时间是晚上临睡前2~3小时服用,或晚饭后1~1.5小时内。
这是因为血钙水平在夜间较低,白天较高。一般只要合理均衡饮食,基本能满足日常需要的钙量。但到了夜间,尿钙仍旧会排出,但食物中已经没有钙质的补充,这样血液中的钙质就会释放出一部分去填充尿钙的丢失。相对来说,此时钙吸收性就会增强,补钙效果更好。
此外,夜间的低钙血查看详情
-
走出孕产妇补钙的误区
误区一:孕期如果没有缺钙症状,不需要补钙
真相:当感觉口渴时,你的身体已经严重缺水了。就如同当你症状明显时,你的身体已经严重缺钙了。孕妇缺钙不仅会影响自身健康,还会影响胎儿骨骼、牙齿及大脑发育,造成宝宝身材矮小、骨骼异常、出牙迟、佝偻病等,甚至影响孩子将来的智力。产科医生通常建议准妈妈从孕中期开始补钙;而对于长期钙摄入偏低的女性,如不爱喝牛奶或素食减肥的白领女性应考虑从孕早期开始补充。
误区二:孕晚期补钙会导致胎盘钙化
真相:研究显示,妊娠33周后,一半以上都开始有不同程度的胎盘钙化现象。这是胎盘血管发生白色梗塞及绒毛间隙变窄造成的,可能会造成胎盘血流减少,功能减退,是所有妊娠后查看详情
-
如何正确补钙预防骨质疏松
《中国骨质疏松白皮书》指出,我国至少有近7000万人患骨质疏松症,另有2.1亿人骨量低于正常标准,存在骨质疏松的风险。
很多人都知道预防骨质疏松要补钙,但错误的补钙观点,可能会让你事倍功半,甚至反而加快钙的流失!
下面,为您转载@人民日报 推出的骨质疏松专题,了解“补钙的7大误区”和不同人群的补钙指南:
误区一:依靠饮食就可以补钙
日常饮食中,很多食物还有丰富的钙,也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,比如牛奶、芝麻酱、虾米皮、乳酪以及豆腐、豆干等干豆制作的豆制品。
但如果单纯依靠饮食补充的钙量,是不能满足正常人对钙的需求。2016年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中对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查看详情